在涉及游離輻射的工作環境中,輻射劑量計是確保人員安全的關鍵工具。
它不僅是法規明文規定的個人劑量計,更是有效監測輻射曝露、保障工作者健康的必備裝備。
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輻射劑量計的完整指南,從台灣法規規範、常見種類到應用情境,並解析如何透過專業監測方案達成全面的輻射防護。
為什麼需要配戴輻射劑量計?
在涉及游離輻射的工作中,劑量計的角色就像安全帶一樣,平時可能感覺不到它的重要,但一旦發生意外,它能提供關鍵的數據依據。
在台灣,全身型個人輻射劑量計(或稱劑量佩章)並非選擇性防護裝備,而是《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》明文規定,凡可能接觸游離輻射之工作人員,例如核能、醫療放射、工業非破壞性檢測與研究等場合必須依規定佩戴,以確保曝露劑量受到有效監測並符合法規管理。
輻射劑量計的主要類型
1. 全身型劑量計
佩戴於胸口或腰部,用於監測輻射工作人員整體身體受到的輻射曝露(體外劑量),常見於核能、醫療及工業放射等場合,通常使用 OSLD (光激發光劑量計)或 TLD (熱激發光劑量計)技術。
- InLight® Model 2:採用 OSL 技術,堅固耐用,適合長期佩戴,並可結合 Neutrak® 中子檢測組件。
- Luxel+®:採用 OSL 技術,高靈敏度測量 X、γ、β 射線。適用於多種設施環境。全球超過 200 萬人使用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InLight® Model 2 | Luxel+® | InLight® Panasonic Holder |
2. 肢端劑量計
專門監測人員之手部、腳部等四肢的曝露,常用於介入放射治療、同位素處理等高局部曝露作業。
- ONYX®:採用 OSLD 光激發光技術,兼容 OSLR 計讀儀。測量 X 射線、γ 射線與 β 射線。設計簡便,易於組裝與重複使用。
- Saturn® Ring:採用 TLD 熱激發光技術,具高靈敏度(最低0.1 mSv)。防水防潮,佩戴舒適靈活,適合長時間使用。
![]() |
![]() |
| ONYX® | Saturn® Ring |
3. 眼球水晶體劑量計
專為監測眼球水晶體輻射曝露設計,因水晶體對輻射特別敏感。
- TOPAZ®:採用 OSLD 光激發光技術,兼容 OSLR 計讀儀。測量 X、γ、β 射線。設計簡便,易於組裝與重複使用。
- VISION®:採用 TLD 熱激發光技術,小巧輕便且符合人體工學,可別在眼鏡、面罩或帽子上。抗扭曲材質,確保活動不受干擾。
![]() |
![]() |
| TOPAZ® | VISION® |
4. 中子劑量計
專門針對核能及高能物理環境中的中子輻射曝露進行監測。
- Neutrak® 系列:可單獨檢測快速、中能及熱中子。可與 Luxel+® 或 InLight® 組合使用以同時監測 X、γ 及 β 射線。
![]() |
![]() |
| CR-39 快中子/中子/熱中子 | |
![]() |
|
| CR-39 快中子 | Luxel+® 和 Neutrak® |
5. 環境輻射劑量計
用於區域及環境輻射監測,適合監控設施周邊或特定環境輻射水平。
- InLight® Environmental:採用先進 OSL 技術,無需預先準備。提供完整監控與劑量驗證功能。外殼密封防水,符合 ANSI 與 HPS 標準。
![]() |
| InLight® Environmental |
6. 緊急應變人員劑量計
專為輻射事故現場與緊急應變設計,耐用且能即時監測輻射事件。
- RadWatch®:可佩戴於手腕或胸前,耐惡劣環境。採用可信賴的 OSL 技術,能監測低劑量輻射。與美國陸軍合作開發。
- Escort®:信用卡大小,輕巧便攜。使用 OSL 技術測量輻射曝露。可自定義識別組別與佩戴日期。
![]() |
![]() |
| RadWatch® | RadLight Reader and RadWatch |
計讀儀的角色:從劑量數據到精準輻射監測報告
在輻射防護管理中,輻射劑量計負責記錄人員的曝露數據,但要將這些原始數據轉化為可分析、可追溯且符合法規的監測報告,就必須依靠計讀儀。
計讀儀除了能精準讀取劑量計數據,還能與數位劑量管理平台整合,讓輻射防護主管即時掌握全體人員曝露狀況,並確保每筆資料都能長期保存、隨時回溯查詢。
- OSLR Reader:高吞吐量設計,具備迴火功能,適合大量劑量計的批次處理。
- RadLight®:便攜型計讀儀,適合現場應急與快速檢測,靈活應對不同作業環境。
![]() |
![]() |
| OSLR 計讀儀系列 | RadLight® |
透過計讀儀與數位平台結合,不僅能提升劑量監測效率,更能確保輻射防護的精準度與合規性。
應用情境與考量因素
在不同工作環境中,劑量計的使用方式與需求會有所不同,需考慮:
- 輻射種類:X、γ、β 或中子
- 監測部位:全身、肢端、眼球水晶體
- 作業特性:長期監測或短期應急
- 資料管理方式:是否需要集中數位平台管理
這些考量對確保輻射防護的完整性與符合法規都有實質影響。
常見問題(FAQ)
Q1:台灣人員輻射劑量計多久更換一次?
依《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》,人員劑量佩章及肢端劑量計原則上以「每月更換一次」為週期,送回計讀後更換新劑量計,以確保資料完整。場所主管得視其作業性質及曝露危險程度調整監測周期。如監測周期超過三個月,應報請主管機關核定後實施。
Q2:輻射劑量監測的法定限值是多少?
注意:以下曝露限值規範,僅適用於輻射工作人員,不適用於一般公眾。
根據《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》,輻射工作人員職業曝露的劑量限值為:
- 有效劑量:每連續五年週期不得超過 100 毫西弗,且任何單一年內不得超過 50 毫西弗。
- 眼球水晶體等價劑量:一年內不得超過 150 毫西弗。
- 皮膚或四肢的等價劑量:一年內不得超過 500 毫西弗。
這些規範是為了確保輻射工作人員的長期健康,並降低因累積曝露所造成的風險。
Q3:輻射劑量超標怎麼辦?
輻射防護主管需立即調查原因,並依規定採取防護改善措施,必要時調整工作分配。
LANDAUER 的輻射劑量監測解決方案
LANDAUER 提供全身型、肢端型、眼球水晶體與中子劑量計,以及高效能計讀儀,搭配完整的數位劑量管理平台,協助各單位符合台灣與國際輻射防護法規,並確保人員健康安全。
如需更詳盡的輻射防護方案建議,或想了解更多個人劑量計與計讀儀的資訊,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。


















